工具搜索引擎 加入收藏
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繁體中文
首页 工具超市 产品信息 资讯中心 工具黄页 站长工具 实用工具 会员管理 联系我们  

剖析:粮食产地干燥机械化发展

中国工具网 发布时间:2008/10/13

剖析:粮食产地干燥机械化发展

  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低,既有经济、技术方面的原因,更大的是认识上存在较大误区:
  一是认为我国人多地少,农民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没必要发展机械干燥。粮食机械化干燥是稳定粮食总量,减少霉烂抛洒损失的主要途径。我国粮食产区特别是南方地区,稻麦收获期常常出现阴雨霉雨天气,而收获后粮食含水率往往高达24%-35%。据有关专家统计,因气候潮湿,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储存水分造成霉变发芽以及在晾晒过程中抛洒综合损失,一般年景达5%,灾年达10%以上,每年损失高达300-600亿元。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粮食产后损失不到1%;我国目前仅有干燥机2万多台,多用以烘土特产品,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不到1/100,2003年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降到90%以下的安全警戒水平,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数百亿公斤粮食,为此,发展机械化谷物干燥,加速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确保丰产丰收,已是粮食生产的当务之急。
  二是认为自然干燥优于机械干燥。收获后的稻谷在1h之内立即干燥与放置5h、10h、20h甚至数日再进行干燥,其米质大不一样。在日本,含水率24%的稻谷放置10h以后再进行干燥,就只能作饲料粮。优质才有优价,日本“不落地大米”的价格高出于我们的米价10倍、100多倍,台湾的米价高出我们5、6倍。我们现在的稻谷收购标准,含水率每超过0.5%,扣粮0.75%,并减价0.75%,即水分每超0.5%,实际减价1.5%,农民交粮因水分超标而减级减价的十分普遍。机械化干燥通过清选、装料、干燥、缓苏、冷却、装袋等工序,可以克服自然干燥的诸多弊端,自然晾晒时间长,干燥不均匀,不能保证安全水分率,破碎率高于3%,机械干燥确保粮食及时达到国库收购标准,提高收购等级,做到谷物不落地,减少土石混入,提高品质,价格可提高5%-20%,优质品牌价格更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机械干燥占用场地少,无需投资修建永久性硬化晒场,节省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可根治较普遍的公路晒粮陋习,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减少粮食污染。不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只能在贫穷落后中恶性循环,既不利于国民的身心健康,也不能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将沿用几千年自然干燥法改为机械化干燥。
  三是认为机械干燥粮食投资大、成本高,农民承受不了、望而却步。据多方面调查分析,一套干燥设备10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可使用15年,3-6年可收回成本,应该说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不低;同时,机械干燥直接成本一般在小规模经营下高于人工自然干燥成本10%-20%,进行规模化生产作业和计算粮食霉烂、抛洒、破碎损失、品质下降等综合因素,自然干燥成本高于机械干燥成本3-5倍甚至更高。机械干燥是高投入,高效益,必须改变自购自用的小农经济传统意识。
  四是选型配置和使用不科学。不从实际出发,有的贪大求洋,徒成摆设;有的设备质量低劣不能用;有的使用或经营不当造成效益低;有的只重视主机不重视相关配套设施。一套干燥设备要服务几十上百个农户,除主机外,应配置相应的水分检测设备、电子称重、清理、暂存等设备,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否则主机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机遇与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特别是2004年中央出台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颁布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形成了经济支持、价格补贴、税收优惠等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机服务产业化离不开机械干燥这一重要环节,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对机械干燥具有较强的愿望和要求;目前市场上烘干机械种类多,有可供选择推广的实用新型机械和技术服务支撑。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制约因素: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弱,投资回收期较长;农民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社会化大生产组织服务体系和机制远未形成,对新技术的接纳和应用惰性大;原粮的含杂率高,水分不均匀,对干燥机械性能质量要求较高,而市场上干燥机品种杂,良莠不齐,有些产品未经检测鉴定就进入市场,一些国产干燥设备制造工艺水平低,材质差,干燥质量不稳定,给用户造成损失。
  三、对策建议
  1、各级政府大力支持
  各地政府要根据实际统筹规划,明确重点,分布实施;计划、财政、粮食、农业、农发、农机等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的政策措施,通过立项、价格补贴、整合资源等加大机械化干燥示范推广工作力度,分工合作,齐抓共管;重点在商品粮主产区、良种繁育加工推广区、农业综合开发区、粮食收获季节多雨地区、农民机械烘干要求迫切的地区、公路晒粮屡禁不止的地区抓好典型,建立一批粮食烘干机械化示范基地、干燥中心,要尽可能与联合收割机、粮食初深加工相结合、相配套,形成产业链;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把质优价廉的新机具推荐给农民;抓好技术培训,做好机具售后服务,使购机户掌握使用、经营技巧,以真切的实效和优质的服务,促进农民自觉接受和主动应用。
  2、合理造型配套
  适应性强、多功能、高效率、节能、优价是选择干燥机的主要因素。①按热源方式选择,根据当地能源条件尽量选择多能源干燥机,如电、柴油、煤油、太阳能、秸杆等,以增加适应性。前三种比较普遍,温室太阳能干燥系统接近自然干燥状态,干燥后的粮食食味好,不污染食物和环境,成本低,但系统投资高,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只适于光照时间长的地区;四川省农机推广总站和省农机研究院研制的多仓移动循环式秸杆燃气粮食干燥机,它以秸杆提供热源,干燥室分仓装粮,四套独立单循环装置,有效解决了分户烘干和可移动烘干的问题。②根据功能选择,一机多用,除能烘干粮食外,也能烘诸如油菜籽、中药材、淀粉等多种农产品,具备杀菌、消毒等多功能;干燥机应有全自动计算机控制系统,水分检测、干燥速度、谷物温度、谷物量、外界气温变化对干燥温度修正、燃烧温度、定时停机、定水分停机等安全保护控制由计算机完成,全在人的掌控之下,这对有效控制谷物品质、品味、爆腰,节能降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金子农机、上海三久公司的干燥机就有比较卓越的表现。③容量型号选择,机型大小是由农业生产条件、规模决定的,我国农户分散、规模小,小型干燥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大容量机型虽有价格便宜、占地面积少的优势,也有以下缺点:装料时间长,一天内干燥时间变短,工作效率较低;装料较少不能均匀干燥,燃烧效率降低;一旦发生故障将影响整批谷物干燥;维护保养调试费用较高。因此,干燥大量谷物一般应采用多机组联机安装方式进行配置。低温循环式干燥谷物品质、发芽率都不受影响,是制种、高品质谷物的理想干燥方式,一般要求干燥速度(每小时脱水率)应低于0.8个百分点;对于抗灾抢烘、常规口粮和饲料粮的干燥可选择较高干燥速度的主机。
  3、探索合适的运行机制
  为适应我国农村长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际,提高机械化干燥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益,建议采取以下经营模式:一是专业户或专业服务公司。采取政府补贴或示范的办法发展烘干专业户和专业联户,重点推广小型多功能移动式干燥机,逐步形成农机专业服务公司,与联合收割机配套开展跨区作业,进行社会化、专业化、系列化、标准化服务,这是双层经营体制下实现机械化的有效途径,灵活机动,可走村串巷,在烘干时,可以把一家一户同品种粮食或其它经济作物经清选、测定含水率和质量后,集中烘干,烘干后按比例分到各户和承担费用。二是按照合作互助、代贮代管、市场运作的基本要求建立产区粮食合作银行。利用粮食部门的仓储设施或农业(机)服务中心的基地设施,购置大中型干燥、贮藏设备,与农民签定粮食储蓄合同,将农民手中的湿粮测定水分和称量后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烘干,分品种仓储。由农民承担干燥和储存管理费,农民用粮时凭储粮凭证随时提取;需用钱时,也可按合同或市场价格提取现金。既可提高干燥仓储设备的利用率,又可有效避免分户晾晒和仓储的损失,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三是建立粮食烘干加工销售中心。通过农民完全自愿互利基础上成立新型农业合作社或专业合作经营组织,具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职能。由农业合作社统一建立一个或多个粮食烘干加工销售点,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中心。农业合作社不像私营公司以营利为目的,也不像政府部门可以进行无偿服务,而是在商品交换原则的基础上,以社员或成员获利为基本宗旨,作为农户的组织代表,在合作社内,生产环节是一家一户经营,相互之间只存在质量竞争,而不存在价格竞争,产前、产后服务,特别是烘干、加工、销售环节是合作社负责经营,社员按照入会时的承诺把自己的产品全部交给合作社,按统一标准进行机械化筛选、分级、烘干、加工、包装、销售,合作社成员一起分担加工过程的各种费用,然后根据各人售出的情况,共同分享利润,如果亏本则共同承担。这种形式可以有效达到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推荐给朋友 评论 关闭窗口

推荐信息
纺织机械自动化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液压系统专业生产商
成都供电段一项小改造扫除大危险遭到通报表彰
亚洲最长冷拔线在徐工液压建成投产!
速水直道出席《绝对男友》记招 扮机械人呻苦


上一篇:日本8月份机械订货减少14.5%
下一编:汽车电子:机械与电子技术尚未有效结合 与整车企业沟通不畅
版权所有 海力工具网 电话:0523-8686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