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机械向应提高生产效率
服装机械向应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一直是困扰服装企业的难题之一。特别是在市场向“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快交货”的现代模式转化以后,这一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近年来,尽管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整体生产技术仍比较落后。
服装生产从设计、裁剪、缝制、后整理要经过几百道工序。就款式设计而言,按照传统的制造方法,从版型确立到数个规格放码出来,企业通常需要2~3天的时间。裁剪是服装制造工艺流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对服装产品的质量、档次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很多工厂仍在沿袭传统的作业方式,即几列案板、几把剪刀,其它所能见到的就是大量的拉布和裁剪人员。一个小规模的工厂动则也要十几名裁剪工人,稍有规模便要三四十人。一旦出现误裁、漏裁或质量不过关等问题,整个缝纫车间全部“瘫痪”。缝制是服装生产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人数最多,但不可控性最高。它以人为主体,而每个人操作的速度有快有慢、产品质量有好有坏。由于操作工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很容易影响出品速度。整烫定型对于一件服装的意义不言而喻,大部分工厂目前仍在沿用生产效率较低的熨斗,它对操作者的技巧性要求较高,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因达不到要求而返工。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交货期就是灵魂。每一分钟等待,每一次返工,都是利润的耗费。随着服装生产技术朝高效化、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企业开始探求依靠科技提高效率的新途径。
通过借助服装CAD中电脑的高速计算及储存量大等优点,一改传统的服装设计手工操作效率低、重复量大等缺点,可提高约20倍的设计效率。通过使用服装CAM,省去了初裁、缝制(粘合整烫)到精裁的过程,除了能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增加客户的信任度外,最主要的是能给服装企业的生产带来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它与CAD、拉布机等组成整体裁剪车间后,能使女装、西服企业提高20%~30%的效率,针织服装企业提高10%以上的生产效率。通过应用诸如自动开袋机、自动装袋机等专用设备,将多个工序组合成连贯的机械动作,一次成型,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对熟练工的依赖,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引进吊挂传输系统,减少操作工缝纫以外的辅助时间,自动平衡生产,能提高20%以上的生产效率。科技的日新月异,给服装生产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方面,我们的服装企业要多向宁波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学习。金融危机持续向外向型纺织企业蔓延之际,申洲国际作为劳动密集型服装代加工企业的典型代表,今年一季度在全国纺织服装业呈两位数下滑态势下,它的销售、利润和税收收入均保持30%左右的增速。据其董事长马建荣介绍,申洲国际每年有50%的利润用于技改,仅最近5年用于引进高效率设备、技术改造的投入就高达20多亿元。
然而,技术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是实现目标、完成业务的支撑手段。作为摆设而不能够被经常利用的技术,只是虚设。在我们很多服装工厂,高科技设备只是对外宣传的工具。有些企业即便已经清晰地认识高科技设备的好处,但使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有些设备利用率不到50%。有人说洋设备只不过如此,也有人说洋设备还不适合中国,更有甚者认为洋设备水土不服。其实先进的技术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有多大,关键决定于以下因素:企业是否有熟练的操作工人;企业是否搭建起一套成熟的、系统的人员与设备管理机制;企业是否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使设备的利用率和产量达到饱和状态;企业是否愿意加大设备开发投资力度,以挖掘其最大潜力;企业是否能够留住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
企业经营环境面临外在的竞争还在加大,内在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也日益明显,希望这期关于“服装生产设备与生产效率”的专题报道能给正在思索和寻找变革的企业一些启发。
推荐给朋友
评论 关闭窗口
上一篇:
精细管理出效益——记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精细化管理纪实下一编:
天津发布职业技能培训《目录》机械等46职业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