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农业机械化激活农村经济大市场
营口农业机械化激活农村经济大市场
营口开发区芦屯镇沙岗台村66岁的农机大户郑毅1995年开始从事农机作业,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目前已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台,农机资产达70余万元,年作业收入50多万元,纯收入超过1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最近,他还准备投资近30万元购买1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继续扩大农机规模。
近年来,营口市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效益型农业,大力实施农机富民工程,通过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积极引导农民走上农机致富之路。目前,营口市农机总动力达97.22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达4.1亿元,拥有各类拖拉机万台,其中农田作业大中型拖拉机4500余台,拥有水稻插秧机486台,配套农机具达8561台 (套),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1.8%,初步具备了农机富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前提。
随着国家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在当地的贯彻落实以及维修、销售和作业服务市场的不断拓宽,像郑毅这样靠农机致富的农民在营口已越来越多。截至去年底,营口地区农机专业服务户已发展壮大到1.4万户,固定资产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729户,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3.52亿元,而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全市就有40多户。这些农机大户不但在地区内服务,还外出跨区作业,仅此一项,农机手们每年可增收500多万元。
“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头黄牛走在前”曾是当地农民传统的耕作方式,如今,随着各种农业机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走进千家万户,农民从简单重复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的农民能寻求其他创业机会,鼓满了“钱袋子”。像水稻插秧这样的田间劳作,若采用人工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一台水稻插秧机可代替30多个劳动力。在秋收时节,如果采用大型联合收割机作业,农民们只要花上七八十元钱,一亩水稻的收割任务也就是10多分钟的事,而且连脱谷工作都完成了,农民们蹲在田间地头直接就可以卖大米。而人工收割费时费力又费钱。在大石桥市高坎镇,记者了解到,由于该镇农业机械化程度与水平的提高,该镇上万名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来,目前全镇有6000名农民在京务工经商,到天津、上海、河南、河北、山东、大连等地务工经商的人员也达到3000多人,镇内已基本没有剩余劳动力。这支劳务大军年可带回纯收入上亿元。仅在北京,目前该镇农民固定资产投资就已超过5亿元。如今这些农民在北京已拥有私人住宅100多套、高档私家车100多台。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不但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解放了生产力,而且还推动当地农业向现代化、效益型方向发展。到去年,营口机耕整地面积已达160万亩,机耕水平达到94.1%,机械播种面积达66.45万亩,机械收获面积达20万亩。推广农机新机具2229台(套)。为引导农民走农机致富之路,营口市农机部门在鼓励和扶持农机大户、种田大户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新模式,成立农机协会,建立机耕队,服务农民,走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在盖州市,新成立的农机协会会员总数达到200多户,覆盖了21个乡镇。该协会对会员从技能培训、机具检修、机器易损件购买、机器加油到耕作调度实行一站式服务,让农机户放心为农业生产服务。而大石桥市水源镇的赵家村和盖家村还专门成立了机耕队,保障农民插秧、收割。去年,盖家村专门购买了3台大型拖拉机和4台水稻插秧机,无偿为村民服务。
前不久,地处大石桥市东部山区的黄土岭镇的农机大户宁金学联合全镇128户农机户组建了全市首家乡镇级农机协会。该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机户组织起来,对全镇农机资源重新进行整合,既有利于规范化生产,又拓宽了农机应用的领域、提高了效率。今年春季,全镇灭茬作业在20天内就可完成。由于规范经营,今年全镇农户灭茬作业可少支出30万元,而每台灭茬机将增收5000元。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开阔了农民的视野,促进农民改变传统观念,提升了农民素质,加速了新型农民的培育进程,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推荐给朋友
评论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海博会2号馆纺织服装机械馆爆满下一编:
英国塑料机械行业发展分析